4月21日至25日,武汉学院校董会及管理团队齐聚新加坡,举行武汉学院2025年度战略研讨会,并与新加坡顶尖高校开展深度参访交流。

参与战略研讨会的校董、校领导等合影留念
2025年是武汉学院由强基固本、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。此次会议以“数智深化:AI驱动学科深化与创新”为主题,讨论了学校在“十五五规划”期间的定位转型及“AI+战略”的实施路径。
会议期间,校董会听取了武汉学院交叉学科研究院、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两位院长的报告,讨论了两大研究院建设进展。面对AI技术对产业与教育的深刻影响,与会者对于武汉学院如何进一步集中优质资源,实现学科数智化升级展开深入探讨,各抒己见。
武汉学院创办人、校董会主席陈一丹博士在研讨中强调,走自己的特色路线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。未来数智化不仅是趋势,更是武汉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方向。他指出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的设立不仅是创新性战略布局,其建设过程本身更是动态优化的战略实践,“战略的前行本身也是一种战略”。
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教授也指出,要将交叉学科数智研究院建成人才培养的示范区,并为其他学科培养学术带头人奠定基础,用数智技术武装传统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。同时注重成果转化以及校企合作,将研究院建成校企合作的试验点和联合体。

与会者聚焦数智深化,开展热烈讨论
研讨会期间,校董会与学校管理团队先后参访了新加坡管理大学(SMU)、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、南洋理工大学(NTU)三所狮城高校,重点考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、跨学科研究及产学研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。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江莉莉教授高度肯定两校共通性,“同为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高校,我们均深耕社会科学学科发展,并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。”

武汉学院与新加坡管理大学互赠纪念品
(由左至右:新加坡管理大学常务副校长陈金梁教授,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江莉莉教授,武汉学院创办人、校董会主席陈一丹博士,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教授)
在新加坡国立大学,武汉学院团队参访了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,并听取了校长陈永财教授的分享。他在任内推行教育改革,以灵活的学术教育方式和跨学科教育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教育基础,帮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。其中创新的"海外学院"项目启发学生在毕业后创办了超千家企业(含两家独角兽企业),为武汉学院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
武汉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互赠纪念品
(由左至右: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教授,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,武汉学院创办人、校董会主席陈一丹博士)
在南洋理工大学,团队参访了Gaia大地之室、华裔馆与标志性建筑HIVE蜂巢教学中心,考察该校通过InsPIRE计划构建的AI素养培养体系,共探高等教育数智化发展路径。期间,陈一丹博士与南洋理工大学校长何德华教授进行深入交流。

武汉学院与南洋理工大学互赠纪念品
(由左至右:南洋理工大学校长何德华教授,武汉学院创办人、校董会主席陈一丹博士)
此次战略研讨会标志着武汉学院数智化转型迈入新阶段。通过“一体两翼”战略布局,即以申硕为主体,两大研究院为支撑,学校将加速构建“产-教-研”生态体系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全球产业变革贡献高等教育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