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 文苑

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读后感

作者:图管会 林馨怡    摄影:    编辑:博达—叶    审核:    来源:   发布时间:2019-05-05  阅读:

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·比彻·斯托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长篇小说。这部小说是美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,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文学流派——废奴文学的代表作,为美国文学奠定了第一块现实主义基石。这本书对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产生过深远的影响,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美国的南北战争。

因殖民地急需大批劳动力,在美国独立后,南方种植园盛行奴隶制,主张黑人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,他们一般承受着繁重的劳务且遭受着非人的待遇,也时常被当做商品一般用于贩卖交易。而主人公汤姆就是这样的一个黑人奴隶,他因原主人负债累累而被抵押出去以偿还债务,在这之后,他经历了种种事件,遇见了善良的白人女孩伊娃,宽容博爱的圣克莱尔,凶恶残忍的农场主勒格里,深受奴隶制折磨的黑人母亲凯茜等等。他享受过幸福和自由,也遭遇过磨难和痛苦,但他从不曾放弃过自己的信仰,用宽容感化凶残的暴徒,用勇敢鼓励可怜的母亲。他用自己的信念抵抗着奴隶制的不公,用生命成全了他人的幸福。

19世纪中叶的美国刚刚又通过了第二部《逃亡奴隶法》,将协助奴隶逃亡定为非法行为予以惩处,并限缩逃亡者与自由黑人所拥有的权利。政府又一次更多的限制了美国黑人的生存空间,并且加大了对奴隶的惩罚,面对这样的不公,多数人选择了忍受,然而有一部分人却在挣扎着抗议。这本书则成为了他们反对南方政府的宗教歧视,反对他们的残忍剥削的一股助力,紧随其后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内战——南北战争,其结果不言而喻,1863年美国奴隶制度被废除,对美国黑人长达近百年的剥削终于结束。

革命总是要流血牺牲的,黑人汤姆代表着的就是在反抗过程中牺牲的那些人,他们为着美好的未来,后人幸福的生活,选择战斗在最前线,因为他们曾经饱受黑暗社会的折磨,所以他们揭起竹竿奋勇反抗,只为创造我们现如今的美好家园。生在21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,没有战火的波及,没有不公的政策,但在这个时代也有着为他人而付出生命的人们,他们可以是缉毒警察,可以是救火消防,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,革命是无时不刻的,只要是为了反对社会的不公,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奋斗的都是时代的烈士。

小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世界上有这样一些有福的人: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了他人的幸福;他们毅然埋葬了自己人生的希冀,却让之变成种子,长出了鲜花和芬芳,为了孤苦的人医治创伤。”

相关书籍信息:

书名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

索书号:I712.44/38


相关内容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专题新闻

武汉学院新闻中心版权所有,投稿信箱:news@whxy.edu.cn Copyright 2019 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