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 文苑

《活着》读后感

作者:图管会 贺圣维    摄影:    编辑:博达—叶    审核:    来源: 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05  阅读:

余华说,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一切事情而活着。

《活着》作为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,的确是耐人寻味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特殊阶段,时代特征突出,时代气息浓厚,活着既是快乐也是痛苦。书中主人公福贵的人生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,他身上折射出了底层人民的兴衰祸福。

福贵本过着幸福的生活,却玩物丧志,导致家道中落,妻子背离,父亲惨死。年少的福贵因贪图享乐而活着,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,不得自拔,最终落得苟活之地。而立时的福贵,家境清贫却自得,生活艰苦而自乐,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,迫入壮丁,背井离乡,烽火连月,苟且偷安。这时的福贵为了重回故乡而活着,在人世间摸爬滚打,在硝烟里破茧重生。中年时的福贵,白发人送黑发人,丧子的悲哀贯彻了整个家庭。这时的福贵必须为了支撑家庭而活着,作为唯一的男人,是家的希望。老年的福贵,终于有一点安稳的幸福,却造化弄人,丧女,丧婿,丧妻,再丧孙,活着便是与一头黄牛相依相随。活着了无牵挂,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。

故事最令人心疼的就是福贵的儿子,因为抽血过多而死亡,这么天真烂漫的孩子,碰上了一个庸医,为了救回县长的老婆,没想到竟然迎来这样的结果,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了,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很多无法接受的现实。

我们生来就为活着,为了活着而打拼,为了活着而承受生活各方面的有形与无形的压力。在夜深人静,愁思万千的时候,我们何尝没有盘问自己,活着的意义在哪里,生存的价值在哪里。

形形色色的人生小则为了家庭,为了金钱,为了事业,大则为了社会,为了国家,为了和平。每个人活着都有一个目标,都有一股推动自己进步的力量。但在某种程度上看来,与其说是目标支持着生存,不如说是为了活着而不断地找寻目标。生活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串联起来的有机整体,这些目标一个又一个的实现,则是人生的终极大目标。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为了活着。

我们常常看见一些因为几次小挫折而灰心丧气的人,他们失意,他们堕落,他们失去自信,甚至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。但凡是这样轻生或者有轻生念头的人,他们都还没有完全看透目标与活着的本质联系。而这样的人却太多太多。他们嘴上追求活着的意义,追求生存的价值,愿以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样的行为的确令人敬佩。但这样的人生,却没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。以死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并不是一个好的途径。以生命的形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,为了活着而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。我们是为了活着而努力生存,死亡只是生命道路上不得已而为之的小插曲。

所以,为了活着而活着吧。

《活着》

索书号:I247.5/684

馆藏地点:陈一丹伉俪图书馆四楼


相关内容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专题新闻

武汉学院新闻中心版权所有,投稿信箱:news@whxy.edu.cn Copyright 2019  All rights reserved.